
小組討論前,建議要做的3個預熱動作
2025 Jan 14 教學培訓
大多數的老師都知道,
在課程當中增加小組討論可以活絡學習的氛圍,
也會因為討論以及講師補充的過程增加學習效果,
但我曾經看過講師教了一個多小時後,
請小組進行一個問題的討論,
當時學員普遍的反應是面面相覷,
不曉得該從何開始討論,
彼此觀望了一下才開始有人說話,
除了指令是否清楚明確以及討論難度以外,
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
這些學員在進行討論之前完全沒有互動過,
在0互動基礎的情況下,
要進行問題討論其實對於學員的心理門檻會提高,
當然只要有人開始說話就會改善,
但如果運氣不好剛好遇到整組都是很內向,
或是思考習慣是先聽他人想法再延伸的,
就會發生沉默一段時間的狀況,
雖然終究會開始討論,
但以過程的順暢度來說
我會建議有三個預熱動作可以做,
對於後續的小組討論會有幫助,
1.預告
我個人習慣會在課程最開頭就讓學員知道,
今天課程會有很多的互動、討論、實作,
所以不會只有我講,
會丟問題請大家回應,
會有討論...等,
讓學員有個心裡預期,
知道自己等等會要動口、動手。
2.簡單的彼此互動
可以是自我介紹、分享一件小事,
分享跟教學主題相關的經驗或看法,
不需要談論太深入,
讓彼此能夠有初步的互動,願意開口,
後續要進行討論的心理門檻會降低許多。
3.共同完成一個小任務
常見的選組長、分配工作、確認教具、取隊名、隊呼,
或是有提示、線索或教具輔助容易快速產出共識的問題,
可以幫助學員經歷一個小小的合作經驗。
以上建議的方法可以只做一個,
也可以搭配運用,
重點是對開口或講出自己想法這件事,
有足夠的心理預期與安全感,
要進行較深入的討論時,
因為有前面基礎的堆疊,
進行時會較順暢,
當然如果學員彼此都已經很熟悉,
不太會有心理門檻的問題,
這方面的預熱可以減少一點。

陳韋安
投身教育訓練領域超過15年,
具備 企管顧問規劃師、企業內訓練部門主管、授課講師 全方位經歷,
專精 教學技巧、領導管理、職場溝通、團隊協作 主題,
擅長運用多元的教學技巧, 創造互動有趣的學習過程,
幫助學員能由淺入深掌握關鍵、進行反思與活用,提高課後行為改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