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培訓師|陳韋安
0
  • 登入
  • 關於韋安
  • 韋觀點文章
  • 公開班資訊
  • 一對一諮詢
  • 教具/商品/服務
  • 他方合作課程/活動
  • 註冊
  • 登入
  • 0
教學培訓師|陳韋安
  • 關於韋安
  • 韋觀點文章
  • 公開班資訊
  • 一對一諮詢
  • 教具/商品/服務
  • 他方合作課程/活動
教學培訓
  • 文章總覽
  • 分類
  • 教學培訓 (35)
    • 領導管理 (10)
      • 職場提升 (4)
        教學 (15) 教學設計 (15) 講師 (14) 講師培訓 (14) 教學技巧 (15) 講師技巧 (15) 培訓 (1) 培訓成效 (1)
        1. 首頁
        2. 韋觀點文章
        3. 專業講師教學的三個特點

        專業講師教學的三個特點

        2024 Jan 16 教學培訓
        內容目錄
        1. 可複製
        2. 可運用
        3. 可觀測
        4. 該如何把分享型內容轉化成教學型內容?
        去年的某一場講師訓,
        學員大多是有自己的正職,
        兼著接演講或課程,
        也有些是公司內部講師,

        因為事前看過學員提交的課程大綱,
        有部分大綱都比較屬於個人經驗分享的內容,
        因此在課程中我說明了
        我個人認為專業講師在教學上應該具備的三個特點,
        也是我自己在區分「分享型演講」或是「專業教學」的不同點

        可複製

        專業講師的教學內容與設計,
        是需要讓學員學得會、可操作的,
        即便是從個人經驗歸納萃取出來,
        也會有邏輯、脈絡、步驟...等,
        學員可以學得起來,

        而不會像是「憑感覺」、「做久了就懂了」
        這種需要仰賴大量經驗形成的直覺,
        或是需依靠個人特質才能夠得到效果的方法,

        就像食譜,有經驗的師傅真的憑感覺就能炒出一桌好菜,
        但初學者就必須得按照步驟、測量食材佐料的重量...等,
        如果叫初學者憑感覺,那可能會做出一桌暗黑料理
        🤣

        可運用

        講師所教授的專業知識或技巧,
        是能夠在課程結束後,
        學員回到自己的工作或是生活當中,
        可以運用得到、運用得出來,
        而不是只有在「教學環境當下」能夠呈現,


        比如有些諮詢技巧,可以應用在管理輔導當中,
        但如果在跟部屬做面談輔導的時候,
        要完全的像是一位心理師面對個案做諮詢,
        那會是一個很奇怪的情境,

        所以在課程中有練習類似的技巧時,
        應該要能思考到實際的狀況與應用場景,
        進行演練方式的適度調整,
        不然就真的需要靠學員的自我轉化能力了。

        可觀測

        承接上一點,如果學習的是要運用出來的技巧,
        那麼我們必須要能夠觀察的出來學員運用得如何?
        因此需要一些能夠評估的重點或指標,
        讓我們可以判斷運用的狀況提供回饋,

        有些東西是有一定標準的就照著標準看,
        例如:系統操作、表單填寫、標準步驟...等。


        有些是沒有一定標準,
        基本上就要能看得出過程與效果的關聯性,
        而進行回饋與參考建議,
        例如:用字遣詞、聲音語調運用、穿搭...等。

        該如何把分享型內容轉化成教學型內容?

        如果是分享型的內容,通常因為是案例、經驗的分享,
        比較少會歸納成具有上述三個特點的內容或結構,
        有時會讓人覺得難以複製,或是認為「那是你才做得到」,
        要轉化成教學型內容,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具體化步驟 或 工具模板,


        例如在一個分享講座當中提到要關心部屬的內在動力,
        那麼有沒有相關的具體步驟或是工具,
        可以讓大家學會怎麼樣做到關心內在動力,
        甚至可以示範或是讓大家練習一段,


        或者常常聽到的養成規律、持續累積這類的概念,
        在原子習慣這本書裡就有幾種不同的具體方法,
        教你怎麼設計新習慣、規律的養成,
        讓你真的做到持續累積,


        當然並不是分享不好,
        很多人的經驗與案例故事都很激勵人心,
        所以要知道自己期望的類型是什麼?
        適合的模式是什麼?
        如果期望的是專業型的教學,
        那麼上面提到的三個特點,可以參考看看。

        陳韋安
        投身教育訓練領域超過15年,
        具備 企管顧問規劃師、企業內訓練部門主管、授課講師 全方位經歷,
        專精 教學技巧、領導管理、職場溝通、團隊協作 主題,
        擅長運用多元的教學技巧, 創造互動有趣的學習過程,
        幫助學員能由淺入深掌握關鍵、進行反思與活用,提高課後行為改變的可能性。

         
        • 教學
        • 教學設計
        • 教學技巧
        • 講師
        • 講師培訓
        • 講師技巧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從專家變專業講師,教學設計時該注意的事

        當我們持續的學習成長,在某個領域當中越來越專業,因此被邀請擔任講師或是公司當中的教導角色,我們從一個學習者變成了教導者,這時可能會開始意識到,專業知識的傳達與教學其實充滿挑戰。

        • 2024 Jan 16

        「大家好才是真正好」- 領導力的展現

        黃仁勳的演講以及最後的影片當中,感謝了許多在台灣的合作夥伴,還在演講過程中提到夜市的水果阿姨時說「我喜歡看她成功」,以上都讓我想到MJ老師常常說的「大家好才是真正好」,這樣的想法與概念,不只是企業主,我認為也很適合套用在一位團隊主管的領導力上

        • 2024 Jun 04

        教學提問常見的2種誤區

        提問是最簡單基礎的互動模式,但對於一些剛開始進行教學的講師來說,容易會在運用提問時發生下面兩種狀況

        • 2024 Jan 15

        教學提問時,學員答錯或偏題怎麼辦?

        你有沒有曾經遇過或是看過其他講師遇到這樣的狀況? 在教學的過程中設計了提問, 但學員的回答跟原本預期的方向差太遠,導致有點尷尬, 或是有點難接回原本設計的鋪陳,就自己要圓回來...

        • 2024 Jan 15

        課程學習者的五種類型

        課程學習者的五種類型,講師運用多元、互動、有趣的教學手法,或是各種引起動機的方法、建立團體動力,除了能讓主動學習者好上加好以外,最主要影響的是中間學習者跟被動學習者,提高他們的參與動機或投入度,讓他們接近主動學習者的參與程度

        • 2024 Jul 20

        講師撰寫課程大綱的3個好處

        有些新手講師沒有學過怎麼撰寫課程大綱,經常提供給辦課單位的內容可能就只有列出3~5個重點,如果是短時間的演講可能還行,但如果是半天以上的課程,對於辦課單位來說,很難進行完整的評估,當然,不只是幫助對方評估,撰寫課程大綱對於講師自己還是有以下好處的

        • 2025 Jun 04

        課程邀約

        • 課程邀約默契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教學培訓師|陳韋安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