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培訓師|陳韋安
0
  • 登入
  • 關於韋安
  • 主題課程
    回主選單
    • TDL團隊領導力
    • OGSM目標管理
    • 職場人際溝通力
  • 韋觀點文章
  • 公開班資訊
  • 他方合作課程/活動
  • 註冊
  • 登入
  • 0
教學培訓師|陳韋安
  • 關於韋安
  • 主題課程
    TDL團隊領導力 OGSM目標管理 職場人際溝通力
  • 韋觀點文章
  • 公開班資訊
  • 他方合作課程/活動
領導管理
  • 文章總覽
  • 分類
  • 教學培訓 (35)
    • 領導管理 (10)
      • 職場提升 (4)
        • 陳彥宏老師文章 (2)
          • 業務銷售 (2)
        教學 (15) 教學設計 (15) 講師 (14) 講師培訓 (14) 教學技巧 (15) 講師技巧 (15) 培訓 (1) 培訓成效 (1)
        1. 首頁
        2. 韋觀點文章
        3. 將性格測驗用於領導溝通

        將性格測驗用於領導溝通

        2024 Oct 15 領導管理
        內容目錄
        1. 原則一:幫助理解而非貼標籤
        2. 原則二:尊重個體化差異
        3. 原則三:性格測驗不是能力測驗
        4. DiSC 四種溝通風格簡要說明
          1. D (掌控型)
          2. I (影響型)
          3. S (沉穩型)
          4. C (嚴謹型)
        5. 主管交辦任務時,可以這樣溝通
          1. 面對 D 較高的夥伴
          2. 面對 I 較高的夥伴
          3. 面對 S 較高的夥伴
          4. 面對 C較高的夥伴

        坊間有許多不同的性格測驗,
        DiSC、MBTI、Insights Discovery、Lumina…等,
        都有一套自己的測評系統,以及一定的信效度,
        對於人資或是領導管理者來說,善用性格測驗工具,
        不只是知己知彼,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自己領導與溝通。

        我個人是學Everything DiSC,所以本篇的例子我將會用DiSC為例子,
        但我想背後的概念與原則應該是相通的,
        先來談談主要的原則

          

        原則一:幫助理解而非貼標籤

        不論是哪一種測評,
        都會顯示出一個人比較偏向哪種傾向、風格、特質,
        但這只是方便我們更有概念的去理解一個人,
        有點像是建立索引、目錄一樣,
        可以更快速的對一個人的某些面向有初步的認識,
        但每個人不會只有單一個面向,
        測評只是幫助我們看到比較凸顯的那些面向,
        仍然有許多未知是需要相處或透過其他工具協助。

         

        原則二:尊重個體化差異

        如同上一個原則提到,
        測評只是看到一個人比較凸顯的某些面向,
        並不代表一個人的全部,
        畢竟每個人的背景、成長環境、學習經歷…等都不一樣,
        所以即便測出來的傾向、特質是相同的兩個人,
        還是會有許多不同的差異,
        在相處過程中有覺察到的話,
        適時的調整互動溝通方式就好。

         

        原則三:性格測驗不是能力測驗

        有時候性格測驗會被誤會成適合做什麼工作,不適合做什麼工作,
        但如同字面的意思,我們能夠從測評當中看到傾向、風格、特質,
        這不代表能力的高低,
        我們最多就是只能推測對方在工作上會呈現的風格與樣貌是什麼,
        能力好不好是需要看他過去的經驗、學習,以及實際工作中去驗證,
        就像工程師有很嚴肅的工程師,也有很幽默風趣的工程師,
        但這不代表他們能力的高低。


        接下來以DiSC為主,談一下在領導溝通的時候一些簡單的運用,

         

        DiSC 四種溝通風格簡要說明

        D (掌控型)

        目標導向、注重成果、快速行動;
        與 D傾向高的夥伴 溝通時,適合快速切入重點,說明目標。

         

        I (影響型)

        熱情、喜歡與人互動、節奏快速;
        與 I 傾向高的夥伴 溝通時,注重溝通時的氛圍與良好的互動。

         

        S (沉穩型)

        有耐心、重視和諧、在乎他人的感受;
        與 S 傾向高的夥伴 溝通時,需要多給一點思考時間,強調團隊的影響,以及預計進行方向。

        C (嚴謹型)

        注重事實數據、邏輯分析、思考嚴謹;
        與 C 傾向高的夥伴 溝通時,確保邏輯清晰、有條理,說明清楚細節與步驟。

         

         

        主管交辦任務時,可以這樣溝通

        面對 D 較高的夥伴

        明確說明目標、期限和預期成果,
        讓他們了解任務的重要性及對他們的價值,提醒要避免的事項。

         

        面對 I 較高的夥伴

        可以先閒聊幾句,營造輕鬆的氛圍,
        並在過程中给予鼓勵和肯定,但需要提醒該注意的步驟與細節。

         

        面對 S 較高的夥伴

        說明任務對團隊的影響,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和被需要,
        告知他們可以提供幫助的支援或資源,讓他們較有方向可循。

         

        面對 C較高的夥伴

        提供較詳細完整的資訊,
        並具體說明需要他們提供什麼協助與標準,讓他們清楚明確了解要求。

         

        以上是以DiSC為主,簡單的說明大方向,
        不同的測評系統可能的切入點會不太一樣,
        且在實際溝通的時候仍然還需要考量其他因素,
        像是價值觀、人際關係、團隊與工作的實際狀況…等,
        隨時覺察、調整,溝通才會越來越順利,
        也請記得,測評是幫助我們更快且有結構的理解彼此,而做出更順利的溝通,
        並不是用貼標籤的方式說出
        「你就是D所以才會這麼衝動」
        這樣把人定型的話,聽了不舒服,也無助於溝通效果。

         

        在不只是人資的Podcast訪談中,
        還有一些關於DiSC不同面向的分享,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前往聆聽

        KKBOX Podcast
        apple Podcast  

        陳韋安
        投身教育訓練領域超過15年,
        具備 企管顧問規劃師、企業內訓練部門主管、授課講師 全方位經歷,
        專精 教學技巧、領導管理、職場溝通、團隊協作 主題,
        擅長運用多元的教學技巧, 創造互動有趣的學習過程,
        幫助學員能由淺入深掌握關鍵、進行反思與活用,提高課後行為改變的可能性。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教學中競賽計分的三種小變化

          在課程中加入競賽積分的機制,是許多講師經常會運用的教學技巧,除了常見的 有回答、有提問、有示範 就加分之外,以下有三種簡單的小變化提供參考

          • 2024 Jan 15

          教學提問時,學員答錯或偏題怎麼辦?

          你有沒有曾經遇過或是看過其他講師遇到這樣的狀況? 在教學的過程中設計了提問, 但學員的回答跟原本預期的方向差太遠,導致有點尷尬, 或是有點難接回原本設計的鋪陳,就自己要圓回來...

          • 2024 Jan 15
          團隊發展階段:形成期與風暴期的建議作為

          團隊發展階段:形成期與風暴期的建議作為

          風暴期處理得好、度過快速,就能順利進入共識期,讓團隊的協作能力能夠正常發揮,而要順利度過風暴期,在形成期的打底也非常的重要且有幫助

          • 2024 Dec 12

          培訓小白最好先知道的三個建議

          在Miriam的訪談之中談到了給想加入培訓領域的新手小白建議,也稍微整理了一下放上來用文字的方式給大家看,如果你是對培訓相當有興趣,想要進入培訓領域,不管是甲方、乙方,或是想當講師,都可以參考

          • 2024 Oct 03

          阻礙講師進步的10個心態

          昨天游皓雲老師分享了10個常見的課程設計盲點,相當的實用且中肯,非常值得好好反思,也讓我在想,有沒有什麼樣的思維或心態,會阻礙講師在教學上的進步,個人想到以下10點

          • 2024 Aug 19
          從黑白大廚看渡過風暴期,發揮團隊戰力

          從黑白大廚看渡過風暴期,發揮團隊戰力

          美食競賽節目《黑白大廚》造成極高的討論度,其中的黑白團隊賽除了相當精彩以外,也讓人看到不同的領導方式,對於團隊是否能結合成員特長、發揮綜效,有著極大的關聯

          • 2024 Dec 12

          課程邀約

          • 課程邀約默契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教學培訓師|陳韋安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