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培訓師|陳韋安
0
  • 登入
  • 關於韋安
  • 主題課程
    回主選單
    • TDL團隊領導力
    • OGSM目標管理
    • 職場人際溝通力
  • 韋觀點文章
  • 公開班資訊
  • 他方合作課程/活動
  • 註冊
  • 登入
  • 0
教學培訓師|陳韋安
  • 關於韋安
  • 主題課程
    TDL團隊領導力 OGSM目標管理 職場人際溝通力
  • 韋觀點文章
  • 公開班資訊
  • 他方合作課程/活動
領導管理
  • 文章總覽
  • 分類
  • 教學培訓 (35)
    • 領導管理 (10)
      • 職場提升 (4)
        • 陳彥宏老師文章 (2)
          • 業務銷售 (2)
        教學 (15) 教學設計 (15) 講師 (14) 講師培訓 (14) 教學技巧 (15) 講師技巧 (15) 培訓 (1) 培訓成效 (1)
        1. 首頁
        2. 韋觀點文章
        3. 跨世代溝通的2個相同與2個不同

        跨世代溝通的2個相同與2個不同

        2024 Dec 17 領導管理
        內容目錄
        1. 相同的原則​
          1. 1.開放的認知彈性
          2. 2.清楚的表達,不要通靈
        2. 不同的模式​
          1. 1.新世代更偏好平行的相處模式
          2. 2.更在意工作與任務背後的原因

        最近收到幾個跨世代溝通的議題需求,
        在訪談時我都會簡單的說明一下,
        其實只要掌握好2個原本溝通上的基本原則,
        就已經可以降低許多跨世代溝通的問題,
        再多了解一下跨世代的2個不同,
        就差不多適用大多數跨世代溝通/領導的狀況了,
        ​
        知識、技巧、工具
        都是這樣大原則下的延伸
        ​

        相同的原則​

        1.開放的認知彈性

        每個人的成長與經歷的環境背景不同,
        對於事物的理解方式與認知就會有差異,
        在這樣的前提下,
        更能夠理解、接納不同的觀點與認知,
        並用好奇而非直接排斥的方式相互理解,
        進而做到良好的溝通,
        逐步培養默契與共同認知,
        達到良好的溝通。
        ​

        2.清楚的表達,不要通靈

        每次溝通課我都會問
        「言行一致的表達跟察言觀色猜想法哪個比較簡單?」
        目前100%都說前項比較簡單,
        把話說明清楚自然在認知理解上的落差就會降低,
        減少彼此通靈猜測的內耗,
        如果猜想得不正確又會提高溝通的複雜度,
        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也再次提問確認,
        才能確保認知的一致性。
        ​
        上述的兩個原則不管是舊世代對新世代,還是反過來都適用。
        ​

        不同的模式​

        1.新世代更偏好平行的相處模式

        以前的時代背景很重視前後輩/階級分明的相處倫理,
        但往往會讓人感到緊張有壓力,
        現在的世代更喜歡像是平行關係的相處模式,
        不是說不能管不能教,
        而是在溝通與互動的過程中,
        不會讓人覺得會有我就是你前輩、主管那樣,上對下、要聽我的那種感受,
        能力夠、懂帶人,自然會給你尊重。
        ​

        2.更在意工作與任務背後的原因

        過去的環境就是「聽話照做不會錯」,
        也有許多主管在帶人時覺得部屬不需要知道這麼多,
        交代什麼就做什麼就好,
        但新世代的部屬越來越在意背後的原因,
        對於任何新增、變更的執行事項或任務,
        都會想理解原因,
        才不會帶著疑惑前進,
        想要清楚知道
        「正在做什麼」、「將要做什麼」、「要往哪去」
        甚至希望可以開放溝通,
        讓他們有表達討論的權利。
        ​
        掌握以上的2個相同與2個不同,
        跨世代的溝通就能夠順暢許多,
        當然還是有些表達、提問的技巧可以再提高溝通品質與效率,
        溝通也不是一次性的,
        不管是不是跨世代,
        都需要持續的互動、理解、調整。


        陳韋安
        投身教育訓練領域超過15年,
        具備 企管顧問規劃師、企業內訓練部門主管、授課講師 全方位經歷,
        專精 教學技巧、領導管理、職場溝通、團隊協作 主題,
        擅長運用多元的教學技巧, 創造互動有趣的學習過程,
        幫助學員能由淺入深掌握關鍵、進行反思與活用,提高課後行為改變的可能性。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就事論事,避免語言霸凌

          過去高壓式、不打不成器的教育形式,用負向語言刺激對方成長,就像有人說給99分是怕對方驕傲,好像給讚美,對方就會墮落一樣,在現今社會環境已經不再適用,當我們做出不一樣的行為方式,就可以讓我們的環境開始不一樣

          • 2024 Nov 22

          線上同步教學的3好處與3壞處

          雖然實體課的學習效果大多比較好,但現在多數的辦課單位仍然會開線上同步課,以因應不同的狀況與需求,所以講師多少都還是要具備線上同步教學的能力,相較於實體課程,我個人認為有3個好處與3個壞處 ​

          • 2024 Aug 16

          阻礙講師進步的10個心態

          昨天游皓雲老師分享了10個常見的課程設計盲點,相當的實用且中肯,非常值得好好反思,也讓我在想,有沒有什麼樣的思維或心態,會阻礙講師在教學上的進步,個人想到以下10點

          • 2024 Aug 19

          如何開始設計課程(一):設計的大原則

          我自己在設計課程,或是幫朋友一起設計的過程與經驗,包含設計大原則、前置準備、設計的不同狀況與考量。

          • 2024 Jan 09

          你不需要推銷,只需要讓客戶主動推薦你

          面對顧客消費習性的轉變,與其排斥,還不如面對接受,運用有效的策略來因應,你可以這樣做:持續提供有效的資訊、建立良好的互動、持續提供有價值的服務、讓個人品牌更加鮮明

          • 2025 Jul 31

          為什麼教育訓練培訓後看不見成效?

          你知道為什麼培訓後會看不出成效嗎? 人們在學習新知識後,如果不進行刻意的複習和應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快速遺忘所學的知識,甚至一天之後平均只會記得33.7%

          • 2024 Jan 16

          課程邀約

          • 課程邀約默契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教學培訓師|陳韋安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